生物學是托福聽力常考學科話題之一,也是托福聽力重點備考類別之一,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考點就是海洋生物學里的Coral Reef——珊瑚礁,這一考點在TPO27,TPO31都有涉及,主要是針對近些年來珊瑚礁數量減少的擔憂。
全球氣候變暖,海水溫度普遍升高導致了珊瑚白化。但是目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些珊瑚能夠從這樣瀕臨死亡的狀態恢復活力。
大量死亡的珊瑚會逐漸呈現白色,故稱之為珊瑚白化,這是由于珊瑚排出了能夠為其提供食物和色彩的微小植物。2014年,在北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夏威夷群島均有珊瑚白化的現象發生,這一現象甚至蔓延到了佛羅里達群島。
“這在有記錄的全球大規模珊瑚白化中僅排名第三,這種幾率在2014年看來還算是好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治理署的珊瑚礁觀察協調員Mark Eakin說道。這次珊瑚白化事件可能不如2010年那次,或者1998年最嚴重的那次那么糟糕,但是任何全球性的大規模珊瑚白化都不能小覷。
一項新的研究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通過研究印度洋的2處塞舌爾群島中部的珊瑚礁,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那些珊瑚礁竟然能夠從嚴重的白化事件中恢復過來,嚴重程度如同1998那年特定領域90%以上的珊瑚礁都已白化。
自1994年以來,這隊科學家一直追蹤監測塞舌爾群島的21處珊瑚礁,測量范圍包括食草魚類的總量以及到達珊瑚礁的營養物數量。1998年,這些珊瑚礁的絕大多數-其中12個-都能從海水變暖所造成的白化中恢復過來。其他9個則變成了海藻覆蓋的廢墟。
于是科學家梳理了能夠很好預測珊瑚礁是能起死回生還是在劫難逃的影響因素:水深,其形狀的復雜程度,營養物水平,魚的啃噬量和年輕珊瑚的存活率。事實上,僅用其中2條-水深—生長在6.6米以上水深;形狀復雜性—其形狀至少在珊瑚礁頂部延展750px—研究團隊就能推斷出哪些珊瑚礁能夠恢復到之前的98%。
影響珊瑚礁恢復力的因素可能沒那么讓人驚訝;比如,處于深海域的珊瑚能夠更好的抵御海水溫度上漲,因為越是表層海水溫度越高。但這也不意味著處于淺海的珊瑚礁就一定會死亡。減少營養物和沉積污染物數量能夠促進淺海珊瑚礁的恢復力,減少對食草魚類的捕撈能達到同樣的效果。“盡可能降低地方影響會給珊瑚礁帶來最好的生存機會,”Graham強調.“控制對珊瑚礁的影響就是了解和控制人類活動。”
重點詞匯梳理
Coral reef-珊瑚礁
Coral Bleach-珊瑚白化
Severe-嚴峻的
Resilient-有彈性的
Resilience-恢復力
Graze-啃食,放牧
Boost-促進,增加
Teaseout-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