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托福口語提分,大家往往會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做更多的練習或是背更多的詞匯等方面,但實際上缺乏對口語得分偏低深層次原因的正確認識,考生能夠通過備考獲得的提升往往是比較有限的。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析一下托福口語水平得分偏低的真正原因。
口語練習內容不貼近日常生活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交流。日常交流最多的場景是教育、科技、環境、衣食住行等等。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這些場景都有過一些接觸。但是有一個普遍的問題是:學的不精。做一個簡單的測試,有這幾個口語題目: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in school?
How does the Internet change the world?
Describe an memorable experience of eating in a restaurant.
能馬上用英文流利回答30秒或以上的。恭喜你,口語很棒了!
但相信很多人沒法做到這一點。面對這些經常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話題,口語一般的人的可能只想到幾個零星的單詞,程度稍好的能說上一兩句。如何再往下走就有些難度了。
過去的學習,往往是在基礎還沒有打牢的情況下,就開始往其他更復雜更深奧的領域學了。相當于還沒有學會走路就開始學跑步了,自然到最后是連走路也不會了。
目前的出國類考試,比如雅思和托福,獨立口語考察的重點也是這些日常生活話題。而很多英語基礎不錯的同學,經常在口語部分敗下陣來。拿托福來說,中國考生的托福口語平均分是19(總分30),在亞洲是最低水平。而我們的鄰居印度人的口語平均分是24。平均分都超過大概80%以上的中國考生水平。
沒有堅持每天進行口語訓練
寄希望于突擊一到兩個月來提升口語,是很多學習者的一個誤區。口語學習并非一種知識積累,而是一種生理訓練。
好比開車,沒有人一出生就是賽車手。有過學車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剛上馬路時是很緊張的,因為需要注意的東西太多:剎車、離合器、油門、前后車距、左右車距、前進方向、交通信號等等。就算理論知識考滿分,新手上路肯定也是手忙腳亂。
而在說口語時,需要注意的東西同樣有很多:單詞,語音,語調,停頓,語法,內容等等。所以,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也一定是慌亂的。如同開車需要幾千公里才能完全熟練一樣。口語練習同樣需要半年到一年持續的積累,且中間不能有長時間間斷。
沒有合適的口語練習對象
自學的同學也許在語言的讀和聽等方面有很多的進步,但口語一定不能只靠自學。回想我們從小學習母語的經歷。一開始是丫丫學語,中間經歷了無數家人、朋友、老師對語言的指導和糾正,才有了今天的流利和順暢。
同樣,學習外語也需要一個語言家長。當說的不對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的時候,語言家長可以幫助進行完善和補充。日積月累,語言水平才會逐步接近身邊的語言家長的水平。
注意,老師并不等于語音家長。傳統意義上的老師以授課為主,他們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語言能力,但是起到的作用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一個時常能在身邊答疑解惑的語言家長。
了解了以上這些造成大家托福口語水平偏低的深層原因,小編相信大家就能對如何進一步提升口語實力有更為明確的目標了。